1月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购买保健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到底指的啥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16740),保健食品为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由此可见,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
在哪能查保健食品信息
合法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有市场监管总局(或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
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输入批准文号,核对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保健功能等信息是否与实物一致。这是辨别产品合法身份最直接、最权威的途径。网站(http://www.samr.gov.cn)
保健食品可以声称哪些功能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并动态调整,目前已发布的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有24项名称:
1.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有助于抗氧化;
3.辅助改善记忆;
4.缓解视觉疲劳;
5.清咽润喉;
6.有助于改善睡眠;
7.缓解体力疲劳;
8.耐缺氧;
9.有助于控制体内脂肪;
10.有助于改善骨密度;
11.改善缺铁性贫血;
12.有助于改善痤疮;
13.有助于改善黄褐斑;
14.有助于改善皮肤水分状况;
15.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
16.有助于消化;
17.有助于润肠通便;
18.辅助保护胃粘膜;
19.有助于维持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健康水平;
20.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
21.有助于血压维持健康水平;
22.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23.对电离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作用;
24.有助于排铅。
超出以上范围的功能宣称,均违反该规定!
任何宣传保健食品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攻克”癌症,“替代”胰岛素等说辞,均属违法虚假宣传。
患病还需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切勿用保健食品替代药物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