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称"认养一头牛,年化收益30%",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造"互联网+牧场"概念,"全民养牛"平台自2021年起以高息理财为饵,吸引全国超万名投资人投入5亿元。随着2024年10月平台崩盘,投资者发现本金竟被强制兑换成冷冻牛肉。目前,平台负责人张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批准逮捕,案件已移送审查起诉。
保本高息"幻象破灭:5万元理财变冻肉
上海市民吴女士的遭遇颇具代表性。2022年初,她在考察徐汇区高端商圈实体店后,通过"全民养牛"App投入5万元"认养"牛只。初期成功提现的甜头,加上与留学海归创始人张某的会面,令她追加投资至数十万元。然而2024年理财到期时,App账户显示所有资金已自动转换为"待售牛肉",平台客服称"提现通道关闭,可选择提肉或等待寄卖"。
金融从业者范先生更是投入百万资金。他告诉记者,张某曾展示带有耳标监控的"专属奶牛",承诺即便牛只死亡也能通过保险理赔。"直到账户里堆满虚拟牛肉,我才意识到所谓实时监控画面竟是购买的海外农场直播信号。"
"全产业链"谎言拆解:境外牧场系虚构
警方调查显示,张某宣称的澳大利亚签约牧场纯属虚构,线下门店售卖的"澳洲和牛"实为国内批发冻肉。平台资金流水显示,5亿元投资款中:
- 约60%用于支付早期投资者本息
- 20%用于实体店运营包装
- 15%用于高管团队挥霍
- 仅5%投入实际牛肉采购
"这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办案民警指出,平台通过虚构"国内外牛肉价差""牧场保险""云监控"等概念,利用投资者对农业项目的信任实施犯罪。
其实,早在2022年,信息新报记者就对“全民养牛”公开吸储一事展开调查。澳必馥(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全民养牛APP及线下门店等途径,以“养牛”名义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募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这两家公司均不具备公开吸储资质。全民养牛宣传途径广泛,线上线下都有高额回报的宣传海报和广告,如“认养宁夏奶牛 实现财富自由”“30%回报率 每年躺赚5000元”等。全民养牛APP中的《牛只认养协议》承诺给予投资人高额回报,然而APP中实名注册人数以及收益率的前后矛盾,明显违背《广告法》相关规定。记者采访时,平台拒绝回应。
监管警示:四大非法集资特征全中
早在2022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明确该平台行为违法:
1. 无资质经营金融业务:运营方澳必馥公司、宁夏必馥公司工商登记明确"不得从事金融业务";
2. 公开宣传诱导投资:线下门店张贴"30%回报率"海报,App首页长期推送"三年化40%高回报";
3. 承诺保本付息:《牛只认养协议》约定"50000元/头三年回购",3.4.7版本App曾宣传"最高收益40%";
4. 面向不特定公众:平台实名注册超125万人,涉及全国31个省市投资者。
行业反思:农业投资成犯罪新温床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养经济"诈骗呈现两大危害:
1. 行业信誉受损:2021-2024年涉农非法集资案件同比上升37%,严重冲击正规农业项目融资;
2. 资金虹吸效应:某省调查显示,农村合作社被冒用名义募资案件占比达21%。
公安机关已建立三项打击机制:
- 预警监测系统:通过资金异动分析锁定132家可疑平台
- 跨省协同办案:2024年打掉"云养殖"犯罪团伙43个
- 追赃绿色通道:目前本案已冻结涉案资产2.3亿元
专家提醒:正规农业投资项目年化收益率通常不超过8%,凡承诺"保本高息"且无法提供具体生产数据的,投资者应高度警惕。目前农业农村部官网已开通"涉农非法集资举报专栏",建议受损投资者及时登记报案。
(本文综合《今日说法》护航"三农"特别策划、《信息新报》调查报道及警方通报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