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页头部广告

宜莱福 深陷内忧外患的草台班子?

发布人:于鑫蕊 来源:新商业头条网 时间:2025-10-23 17:03:08

10月19日,本质视点从一位原高级经销商处获悉,自称来自美国的准直销企业宜莱福中国公司发生严重问题,“应该干不长了,很多人都离职了,团队也只剩下一个了。”而具体原因,则是该公司同时面临数起被监管方调查的外事事件,“公司内部一片混乱,老板处理事件的态度也不积极。”

其实,早在10月15日,本质视点就获得知情人透露的消息,上海监管方正在对准直销企业宜莱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产品问题进行调查。虽然并不清楚具体的产品问题是什么,但就一般情况而言,此类外资企业产品涉及的问题无非三种情况:产品质量问题,产品销售资质问题,以及产品进口渠道的问题,每个问题一旦坐实都不容小觑。

更为严峻的是,有知情人士透露,湖南某县监管部门已对宜莱福立案调查,不但掌握了该公司涉传的后台网络图,还拿到了该公司某产品涉嫌非法添加的相关证据。

据悉,上海相关监管方长期收到大量有关宜莱福涉传和产品夸大宣传的举报,目前已完成在该公司的首次问话笔录,下一步有可能进入立案流程。

另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质视点,现在这种情况只是公司内部高层知晓,市场团队根本不清楚,他在网上看到很多人直到10月19日都还在卖力做市场,继续有人报单。他表示,老板拥有美国身份,随时可以跑回去,中国的经销商就惨了。

实际上,宜莱福的问题早不是一天两天了,不断都有“大瓜”爆出。让人疑惑的是,这样明显状况百出的直销界“草台班子”,为什么还能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

 

宜莱福:潜入中国的前世今生

根据本质视点获取信息,Envisionary Life,LLc(宜莱福)于2020年8月8日于美国纽约成立。对于国内市场来说,宜莱福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其背后的大股东ICARE并不是一张生面孔。ICARE全称为ICare Health USA Inc,国内一般翻译为美国健康联盟公司。2018年左右,一个叫和乐诗(Healer’s)的准直销品牌在四川成都成立并开始运营,该公司90%的股权归属于中科汉数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10%的股权归属于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何重庆,是100%的内资民营企业。据称,和乐诗就是ICARE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品牌,但市场最终没能做起来。

2020年,ICARE自称和生物科技孵化投资基金Bio-tech合作,共同打造了宜莱福品牌。2021年12月13日,宜莱福在中国成立宜莱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人代表及唯一股东同为和乐诗的何重庆,并宣布在上海建立中国区运营总部。

2023年6月18日,宜莱福在马来西亚的八打灵再也举行了亚洲启动大会,当时的宜莱福亚太区总裁Wang Xing宣布了《亚太区战略规划》的正式发布。本质视点从多方信源证实,Wang Xing又叫Kate Wang,中文名叫汪荇,其早年移民美国,据说曾经做过美国直销公司安道(Andorralife)的经销商,她就是宜莱福和ICARE背后的真正老板。

宜莱福开始筹备的时候,邀请了加拿大知名华人直销经理人邸长兴加盟作为核心股东和CEO,公司最原始的两条市场线也从美国和加拿大衍生出来,主要针对华人市场,成立不久之后就将目光盯准了中国大陆市场。

因为没有办法拿到中国直销牌照,宜莱福自称为跨境电商公司,但其制度就是典型的直销制度。在早前披露的一份制度上可以看到,宜莱福可以通过购买铜级套餐(1400元)、银级套餐(4095元)、金级套餐(11165元)、精英套装(23100元)成为会员,银级套餐以上拥有推荐资格和不同的奖励机制,其奖衔分为珍珠经理、蓝宝经理、红宝总裁、绿宝总裁、钻石总裁、皇冠大使等。宜莱福早期产品是诺丽原浆、胶原蛋白保湿面膜、抗菌护手膏、安维纯植物蛋白粉、舒眠、沛力、焕采、复方NMN-NMN PLUS、单方NMN-纯NMN(Pure NMN)等。

因为一直没有在中国大陆投资设厂,其申请直销牌照也遥遥无期。甚至,该公司长期在中国大陆都没有像样的固定经营场所。但就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的年度业绩也做到了几亿元的水平,让人感叹不已。

按理说,英雄不问出处。宜莱福既然做到了年销售几个亿的水平,也可以凭借实力逐渐朝规范化发展的方向靠拢。但从真实情况看来,这种向好的倾向并没有发生。

亚太总部:年初无预兆关门

实际上,宜莱福年初已经在马来西亚上演了一场大逃亡。2025年1月,宜莱福位于马来西亚的亚太总部一夜之间大门紧锁,办公设备被清空,就连前台装饰的绿植都被连夜搬走。当员工与代理商们试图联系美国总部维权时,公司老板汪荇先是用“系统升级”的借口拖延敷衍,随后竟直接拉黑讨薪员工的联系方式。

图片

写字楼业主手持法院传票,透露宜莱福甚至连基本的水电费都未结清;员工数月工资被拖欠,市场团队的奖金更是毫无踪影。

2025年1月15日凌晨,一场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代理商头上。宜莱福平台上,众多代理商的后台账号突然出现红色警示,随后在毫无通知的情况下,所有账号集体消失。所有人几年来的努力都随着账号的消失而变得毫无保障。

有员工透露,宜莱福利用员工身份证注册空壳公司,将经营过程中的工资、租金等风险全部转嫁给底层员工,使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债务风险,背负欠税记录,连信用卡申请都困难重重。其核心团队成员则手持外国护照,一有风吹草动就迅速撤离,利用跨国司法的复杂程序与壁垒逃避法律制裁。

面对如此行为,受害者们联合来自7个国家的受害者,共同揭露宜莱福的种种骗局。同时,他们发现宜莱福照样在中国继续忽悠大家入局,因此还特别在中国网络发文提醒注意。

原中国总经理:上诉公司索赔300万元

本质视点从天眼查看到,2025年2月10日,来某诉宜莱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的劳动争议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西漕第六法庭开庭。据了解,该案为宜莱福(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来崇辉向宜莱福公司索要300万元劳动报酬,但最终未能成功。

图片

来崇辉于2022年初加入宜莱福任总经理,他的前任,也是因故与老板汪荇不欢而散。来崇辉到宜莱福的时候,还在疫情期间,公司没什么业绩,老板也舍不得请员工,行政和市场业务都得他来干,办公室都是他自己在北京的办公室。

来崇辉到了后,找到一些市场团队,宜莱福的中国市场慢慢有了起色,业绩很快超出美国总部的几倍、十几倍。因为,宜莱福在海外一直没能做起来。

但就在2023年6月,来崇辉不得不离开了宜莱福,总共待了一年半,然后开始了他的讨薪官司。他认为老板最爱的就是卸磨杀驴,很多人收入高了,就会慢慢被排挤,最后被迫离开,从管理层到经销商都是这样。

令人惊讶的是,宜莱福在上海的办公室于2025年8月份才刚刚装修好,此前的数年时间,该公司员工都处于在家办公的状态,开会都只能临时租用共享会议室。

实际上,宜莱福自2021年进入中国之后,一直都没有宣布过在中国市场正式开业。目前,宜莱福“正式开业”的传言已经从9月推到了10月,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据知情人透露,宜莱福现在负责中国区市场的是亚太区总裁刘冠业,但他现在也跟汪荇矛盾巨大,甚至到了互相不愿见面的程度,“总裁白天去办公室上班,老板晚上去上班”。但因为老板汪荇还没有暂时还没有找到替代者,总裁刘冠业也还没有正式辞职,因此双方还在尴尬维持。

原顶级经销商:眼瞅公司不靠谱赶紧溜了

一位原宜莱福顶级经销商表示,被宜莱福不靠谱的程度给吓到了,虽然在公司还留有大笔收益没能提现,还是选择了赶紧撤退。

该经销商表示,宜莱福老板两年来一直给大家承诺要在中国拿直销牌照,一会儿说要收购,一会儿说要申请,一会儿又要在上海建立体验中心,实际上都没有任何动作,就是拿这些话来搪塞大家。2025年春节,宜莱福公司后台就因故停了一下,让大家担心不已。

有些做得大的经销商因涉嫌违规被监管方请去问话,公司好像在应对上也不太给力。据一位经销商描述,有一位上海的顶级经销商给老板发信息,问做宜莱福什么保障都没有,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据说对方的回复只有两个字——“凉拌”。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顶级经销商只好选择离开,虽然在宜莱福的账户上还有几百万收益没能提现。其他人也陆续做出类似的选择。据说,目前一个核心团队整体离开加盟了广东康力,甚至连员工都带走了一批。

更令人震惊的是,就在此前的9月份,宜莱福刚刚创造了高达6000万的月度业绩。而这份业绩基本来源于一个叫赵丽的团队,其他团队基本上都因为各种原因跑光了。知情人透露,这一支团队之所以业绩突飞猛进,是因为引进了一名叫“大蓝”的网红导师的新运作模式,“这种培训模式不讲产品,只讲梦想与赚钱机会,增长迅速,但让公司管理人员都感到害怕,认为迟早都会出问题。”

本质视点了解到,目前这支团队在川渝地区做得如火如荼,还经常开会,他们还不知道公司背后已经一团乱麻。有经销商听到一些风声去询问公司,有人答复说只是公司要更换一批管理层,让大家安心做市场。

创始股东:宜莱福只是一个忽悠人的草台班子

其实,宜莱福早就是被创始股东盖了章的“草台班子”。

早在2021年,业界疯传一封来自美国宜莱福创始股东兼CEO Mike Di发给广大经销商的邮件,他用一封长信控诉宜莱福公司董事长汪荇的不诚实和忽悠。Mike Di就是直销界知名经理人邸长兴,长居加拿大。

以下内容摘编自邸长兴发布的公开信,他在信件中主要揭露了有关宜莱福和汪荇的以下几点内容:

1.宜莱福虚构公司背景

汪荇一直说宜莱福是由Boo-Tech公司、Newayceutical制药公司和Icare公司投资的, 但其实Boo-Tech 公司和Newayceutical 制药公司根本没有投资这家公司,完全是忽悠大家。该信件晒出了宜莱福公司的原始股东协议,该协议显示该公司由 4个股东构成,其中ICare公司占 60%股份,Yvong Zhang占15%股份,Mike Di占15%股份,Gang Zhao占10%股份。

图片

邸长兴进一步晒出了四位股东代表的签名,其中Wang Xing代表ICare公司签名。邸长兴表示,从维基百科上可以查到,ICare就是汪荇的个人公司。因此,宜莱福就是4个自然人股东组建的公司。而且,作为股东和CEO的邸长兴都从来不知道另外两位股东Yvong Zhang和Gang Zhao究竟是谁,怀疑这两个人只是名义上帮汪荇持股的傀儡。

图片

2.宜莱福就是汪荇的一言堂

邸长兴还进一步透露,汪荇找了一个叫罗纳德·赖斯的洋人担任公司全球CEO,但实际上就是一个纯站台人物,这个人的简历是没有企业管理相关背景的,也从来没有参加过公司的任何活动和培训。

邸长兴作为公司CEO,是写在股权协议中的,但是汪荇一句话就不让他干了,让一个中国的徐总代替,没有经过董事会决议,也违背了股权协议。

邸长兴表示,自从 2019年12月23日成立后,公司没有开过一次董事会,所有决定都是汪荇一个人说了算。他还质疑,明明汪荇自己是老板,是董事长,但偏偏要说自己不是,是不是误导大众?

3.汪荇和亲信都占有重要点位

邸长兴表示,虽然公司对外声称公司高管没有点位,但实际上公司董事长和其亲信高管都有点位,而且是最高的点位,从而由这些点位掠夺了大量市场奖金。邸长兴从公司网络图里面找到了董事长汪荇控制的至少4个点位,以及另两位股东Yvong Zhang和Gang Zhao的点位,还有董事会秘书Henry Liu和一个汪荇邻居的点位。

从邸长兴晒出的网络截图看,仅汪荇的其中一个账号就累计提走11.8万美金的奖金,那个时候公司还没开始经营多久。

当汪荇指定了新的大中华区总裁后,又秘密帮此人占了一个公司关键的网络点位。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邸长兴披露,该总裁其实是宜莱福在加拿大的最大团队领袖推荐进入公司的,按道理点位应该在他的下面,但汪荇却绕过这个领导人将其安插到了他上面,违反了行业基本规则。

图片

4.任意将网络组织移来移去

邸长兴披露,汪荇在网络管理上毫无章法、毫无道德原则、毫无信誉,可以随意将上百人的网络拉走转移到某个人的私线上,不顾原来主线上面的无数经销商的利益。

2021年,6月10日,为了给一位即将新加入的人布私线,董事会秘书Henry要求邸长兴将账号 Sharon888更名为Health168,并将账号Agatha923的整个团队(105人)移植到该账户下面。2021年6月27日,汪荇不顾邸长兴的强烈反对,要求他把用户名 wenyuan333的整个网络 122人统统移植到用户名 King18的左线,这种调整是为了Kin18的个人利益而损害了wenyuan333上面所有经销商的利益。

5.隐瞒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断货

宜莱福经销商曾经有几个月都收不到货,董事长忽悠说是因为疫情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经销商打开后发现变质和发臭,此问题厂家长期不能解决,造成市场上几个月的断货。

6.宜莱福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合作不实

宜莱福一度宣传公司与诺贝尔奖获得者Hartmut Michel有科研方面的合作,其实该教授和宜莱福公司之间没有签署任何合作协议。真实的情况是中国的另一个公司聘请Hartmut Michel教授担任首席学术顾问,汪荇因个人关系促成该公司让Hartmut Michel为宜莱福拍了一个视频,除此之外该教授没有为宜莱福做过任何事。

7.在中国区的拿牌进展不实

汪荇一直声称宜莱福已经和中国的某拿牌企业谈好合作,就等她回去签字即可合法进入中国,其实八字都还没有一撇。现在又改口说公司要自己申牌,海南政府已批地,准备投资建厂,但这些都纯属忽悠。

汪荇一直宣传公司在成都有两层独立办公楼,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有办公室,会员按地址去成都参观,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去北京、上海、广州,都没能如愿见到办公室。

8.公司网站后台被关言论不实

宜莱福公司后台网络曾经一度被关闭,汪荇给大家讲是邸长兴自行操作停机屏蔽了后台系统。邸长兴表示自己根本没有这个权限,真实原因是公司拖欠负责后台系统的公司的网络维护费不交,并想带着数据偷偷转移到其他软件公司,才被原网络公司断网所致。

邸长兴在信件的最后表示:“综上所述, 汪总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能说会道老板,相比较我这种老老实实做事的,我真的是望尘莫及,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但是无论她如何能言善辩,事实胜于雄辩。与一个言行不一,这样的老板合作,是不可能搞成功的。多的不想多说,自有公论。”

  • 详情页广告
宜莱福 深陷内忧外患的草台班子?

相关新闻